回到本文

台灣招潮面臨的生存壓力

(The Pressures Influencing the Survivorship of the Uca formosensis Populations)

 

捕食的壓力 (The pressure of predation)

棲地的改變 (The change of habitat)

紅樹林的負面影響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angrove)

颱風造成的破壞 (The damage caused by typhoons)

人類的破壞 (The damages made by human)

捕捉 (Capture)

開發的壓力 (The pressure of development)

 

捕食的壓力

(The pressure of predation)

        台灣招潮是一種非常機警的蟹類,稍有風吹草動就立刻進洞躲藏,久久不出來,因此常見一些水鳥捕食乳白招潮,但是從未見過鳥類捕食台灣招潮成功的例子。而共域的肉食性蟹類,如台灣厚蟹和伍氏厚蟹,也難以抓到台灣招潮進補。當厚蟹經過台灣招潮的洞旁時,台灣招潮通常會集體高舉大螯做防禦狀,絲毫不畏懼這些虎視眈眈的敵人,因此雖然可見到厚蟹成功的捕食弧邊招潮,但捕食台灣招潮成功的例子很少,作者目前只發現過兩次,都是在天色昏暗、視野不佳的時候。其中一次是捕捉一隻中型的雄性台灣招潮,就在厚蟹的洞口處剝開獵物的背甲,把內臟吃掉 (42);另一次就沒有這麼順利,突然攻擊台灣招潮的厚蟹,遭受這隻小雄蟹的頑強抵抗,台灣招潮的大螯深深的插入厚蟹的步足內 ( 43),然後自割逃跑,這隻厚蟹在原地無法動彈,過了許久才拖著被招潮蟹大螯插入的步足蹣跚的走動,這是個兩敗俱傷的出擊。厚蟹雖然經常捕食招潮蟹,但卻常見它們也夾取地表的基質送入口中,因此可能是屬於雜食性的蟹類,但是偶而捕食其他蟹類作為蛋白質的來源。

fig_42.jpg (52318 bytes)

42. 遭受厚蟹捕食的雄性台灣招潮。

(A male Uca formosensis was preyed by a Helice.)

fig_43.jpg (56798 bytes)

43. 攻擊台灣招潮的 仿厚蟹被台灣招潮的大螯插入其步足。

(A small male Uca formosensis plunged his major cheliped in the leg of a Helicana which attacked him.)

棲地的改變

(The change of habitat)

紅樹林的負面影響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angrove)

        前面提過 Crane 曾在 1963 年來淡水採集,卻不見台灣招潮的蹤影,因而空手離去,無法見到活體的台灣招潮,因此無法了解其行為和生態。Crane 到達淡水想要採集台灣招潮是根據 1935高橋定衛的報告,文中提及淡水地區有不少的台灣招潮,但是為何 Crane 沒有發現到? 其實時至今日,研究人員想要在淡水地區找到台灣招潮也是極度的困難,還要靠幾分的運氣才能夠發現那一小塊地區。經查歷來文獻,竹圍地區雖然曾經有過水筆仔的記錄,但是像如今這麼龐大面積的紅樹林在光復之前並沒有記錄過 (Kubo1932劉棠瑞、賴明洲,1982),也有另外一說是光復之後才開始有人栽植水筆仔 (陳明義等,1976)。但無論如何,由於水筆仔擴張領土能力極為強大,以至如今整個竹圍地區都成了水筆仔純林,甚至侵入原來以茳茳鹼草和蘆葦為主的關渡泥灘地 (李培芬,1995),推測淡水地區台灣招潮棲息的空曠泥灘地可能因而縮減面積 (7),再加上紅樹林旁邊的優勢種類弧邊招潮,由於具有強大的競爭能力,嚴重威脅到台灣招潮的生存。推斷這兩個因素,導致淡水地區的台灣招潮族群走向幾近滅絕的地步,無怪 Crane 無法在綿延數公里的密林中發現台灣招潮的蹤影。作者也是在極其艱困的情況之下,步行到文獻曾經記錄過的地點 (蘇宏仁、呂光洋,1984;史金燾等,1991),再加上正好見到台灣招潮特有的大型招牌煙囪,方能確定竹圍地區還存在著極小的台灣招潮族群。

        紅樹林對台灣招潮的負面影響還可以由其他方面得到印證,綜觀幾處台灣招潮的棲息地,只有在面向大海的開闊泥灘地才有盛大族群的台灣招潮,例如七股伸港海山罟;而棲息在紅樹林範圍內的台灣招潮,由於難以和紅樹林優勢種的弧邊招潮 (竹圍浸水芳苑) 或粗腿綠眼招潮 (澎湖青螺) 相抗衡,因此數量稀少。

颱風造成的破壞

(The damage caused by typhoons)

        棲地的改變,有的如前述是人為的間接改變,有的則是天災造成的。例如朴子溪口以及八掌溪口內的台灣招潮棲地,由於沒有向海,溪邊的腹地較為狹窄,因此台灣招潮的族群很容易遭受天災的破壞,例如 19967 月底的賀伯颱風過境,朴子溪溪水暴漲,挾帶龐大的汙泥覆蓋台灣招潮的棲地,致使當地包括台灣招潮在內的許多螃蟹死亡 (44)。而同時間八掌溪溪水暴漲,幾乎把整個溪岸都沖走,在減少將近三分之二寬度的溪岸上 ( 45),只能發現幾隻台灣招潮在孤單的覓食,而整個棲地的基質也都完全改觀。

fig_44.jpg (55898 bytes)

44. 朴子溪口棲地大量螃蟹遭受颱風過後汙泥的掩埋而死亡。

(Most crabs on the mudflat of the estuary of Putzu Creek died because a lot of mud covered this habitat after a typhoon.)

fig_45.jpg (57006 bytes)

45. 八掌溪口溪水暴漲導致台灣招潮的棲地被沖失。

(The habitat of the estuary of Pachang Creek was disappeared because the creek was flooded by a typhoon.)

人類的破壞

(The damages made by human)

捕捉

(Capture)

        人們會捕捉包括台灣招潮在內的泥灘地蟹類,有些純粹是為了好玩而捕捉,有的則是為了打打牙祭。在伸港地區,偶而可以見到一家大小或是東南亞外勞蹲在泥灘地上奮力挖掘螃蟹,大部分都是當地數量最多的台灣招潮,另外也有厚蟹之類的,詢問的結果原來是為了吃些野味,把螃蟹洗淨之後連同大螯一起炒食。由於這些蟹類主要都是以泥灘地上的泥巴為食,海邊漂來的垃圾、污染物質都會沈積在灘地上,令人不禁為這些饕餮的健康擔憂。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不幸的台灣招潮多是位於較低潮位地區的,由於洞穴較淺,較容易遭受捕捉;而高潮線的台灣招潮就非常安全,一個將近 1 公尺深的洞穴是少有人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去挖掘出它們的。

發的壓力

(The pressure of development)

        最嚴重的壓力是人類的開發行為,往往將整片海灘挪為它用,完全破壞原來的棲地。例如新竹香山地區不但有西濱快速道路通過 (46),還計劃填土造地,把整個潮間帶變成工業用地。此區的評估報告不但描述過有豐富的水鳥和蟹類資源,也擁有具觀賞、教學價值的紅樹林,而廣大的泥灘地更可提供海洋生物幼苗的棲息場所。一旦建造成工業區,不但毀去可貴的生態環境,更可能造成近海漁業資源的枯竭。

fig_46.jpg (52154 bytes)

46. 位於海山罟的台灣招潮棲地,旁邊正好是西濱快速道路在施工。同時這塊棲地也預計在填土之後建造工業園區。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beside the habitat of Uca formosensis of Haishanku, the mudflat is planned to be filled by soil for building an industrial park in the future.)

fig_47.jpg (124190 bytes)

47. 位於伸港的台灣招潮棲地正在興建垃圾掩埋場。此舉不但會完全摧毀此區台灣招潮的族群,就連不遠處的水鳥棲息地也將波及。

(A landfill is building on the habitat of Uca formosensis of Shenkang. Due to this construction, not only the population of U. formosensis of this area will be destroyed completely, but also the habitat of waterfowls near by.)

        彰化伸港地區預定建造成垃圾掩埋場 ( 47),而掩埋場的範圍卻完全涵蓋台灣招潮的棲地,同時也無視於週遭是國際知名的水鳥棲息地。一旦真的開闢為垃圾掩埋場,假日時民眾攜老扶幼到海邊玩樂的景況,將會被垃圾場的惡臭所取代;風浪大時,垃圾不但會滿天飛舞,掩埋場的廢水也會流入大海,造成附近海域的嚴重污染。

        曾文溪南岸青草崙處是目前台灣招潮在台灣分布的最南限,卻被非法的魚塭戶將曾文溪行水區的河岸剷除,私自挖掘自己專用的魚塭 (48)。此舉還可能造成溪水暴漲時,洪水無法迅速的排到外海,因而淹沒河岸附近的地區,造成人們自食惡果的浩劫 (執火,1996)。

48. 不久前青草崙的非法魚塭已經將一大片的台灣招潮棲地取代掉了。

(The illegal fish farms of Chingtsaolun have displaced a habitat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of Uca formosensis recently.)

 

        台灣招潮是台灣特有的物種,其對環境的要求比其他蟹類要嚴格許多,空曠、平坦、潔淨無污染、無紅樹林、腹地廣大的黏土質灘地,是它們生存的要件。而台灣招潮生活的方式,或許就是為了適應這種台灣才可能存在的特殊地形。在千萬年以前,台灣招潮就以這樣的生活方式棲息在台灣了 ( 49),如今由於台灣人的貪婪、自私、無知,這個比我們更早定居在台灣的物種就要步向滅絕的命運了,雖然我們口口聲聲說要邁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但這種只知開發,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重視生存環境,不重視生態平衡的行徑,只有未開發和開發中國家才有可能發生的。歐美日的先進已開發國家,生態環保是理所當然的觀念,根本毋庸置疑的;就連東南亞許多國家,例如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等,都十分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而不是一味的開發破壞。但在台灣卻是從上到下,從官員到民眾,竟然還有不重視自己的生存環境,卻為破壞環境的不當開發力爭的,徒留一些曲高和寡的學者和環保人士在呼籲、在大聲疾呼給子孫一片淨土。須知開發破壞是很容易的,轉眼間,就可以摧毀一片歷經數千萬年才形成的生態系統;要挽救的話,哪怕幾十年、幾百年都難以恢復原貌。我們一向號稱泱泱大國,但國外人士卻常說我們是個「貪婪之島」,如果繼續的以經濟掛帥,只圖眼前的利益,而不顧人民的長久福祉,恐怕將來「貪婪之島」的惡名會取代掉「美麗之島」! 在此衷心期盼台灣招潮的命運,不要如同夕陽般的斷送在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手裡 ( 50)。

49. 千萬年前台灣招潮選擇了「美麗之島」當作家園,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或許是它們演化出適應大自然惡劣環境的策略。但如今福爾摩莎的開發壓力卻使得他們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島雖美麗,人卻貪婪,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何時才能深植民心。

(Uca formosensis had chosen Taiwan as their habitat since millions of years ago. Their life style and behavior, such as chimney building, had been accustom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greed of human and the pressure fro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 formosensis was forced to become endangered in this "beautiful island". When is the concept of "balanced nature" going to be rooted in people's mind?)

50. 伸港的高壓電塔和垃圾場是否意味著台灣招潮的在寶島的命運就如同夕陽般的毀在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手裡。

(Does the image of the high-tension pylons and landfill of Shenkang at sunset imply the future of Uca formosensis in Formosa? It is very likely to be destroyed by the present Taiwanese generation.)

回到本文

Copyright © 2008 Hsi-Te S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