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 履歷 台灣博物學家 寄居蟹資訊網

English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莫顯蕎

 

墾丁地區寄居蟹殼資源之利用

 

研究生:施習德

1990 年 7 月

 

摘要

 

    Calcinus latens C. gaimardii,是墾丁海濱兩種常見的寄居蟹,前者是潮間帶數量上的優勢種,也是亞潮帶次多的種類; 後者則是亞潮帶的優勢種,但在潮間帶數量較少。本論文之目的在研究此兩種寄居蟹對貝殼資源的利用,另外利用潮間帶的 C. latens 進行實驗室的選殼實驗,並與野外的數據比較。作為比較的殼介量 (parameters) 包括殼長、殼寬、殼口長、殼口寬及殼浮力重; 蟹介量則包括甲長、前盾長 (anterior shield length) 及蟹濕重。並利用多變項統計方法來分析蟹介量與殼介量的資料。

    潮間帶 C. latens 的野外調查資料與實驗室情況下的選殼實驗比較,顯示在選殼實驗中寄居蟹最喜好的殼型 (shell type) 是野外最多產的殼型,但是與野外最常使用的殼型不同。潮間帶及亞潮帶的 C. latens 雖然使用不同的殼型,但蟹的形態介量及所使用的殼介量之平均數無顯著差異,同時由蟹-殼的迴歸線可知同樣大小的蟹所使用的殼大小相同,故推測兩區的 C. latens 非為不同族群。而亞潮帶共域的兩優勢種類的寄居蟹,雖蟹-殼的迴歸線無明顯差異,但所使用的殼型有明顯的不同,而且有互補的傾向,推測可能是因為競爭,才使得兩種蟹的族群使用不同的殼型。

    殼適性測試結果顯示,野外大多數寄居蟹所住的殼其殼內空間是適當的; 但選殼實驗證明寄居蟹仍會選擇較大的殼。潮間帶 C. latens、亞潮帶 C. latens、亞潮帶 C. gaimardii 及選殼實驗的 C. latens 的蟹-殼關係中,與蟹介量最相關的殼介量分別是殼長、殼寬、殼重及殼口寬。而這些群體間差異的結果,可能是由於非生物因子的環境壓力,或種間的競爭所造成的。殼介量的主成份分析結果顯示第一主成份與各殼介量均有高正相關,因此利用第一主成份可以有效的代表各殼介量大小,而能夠精簡的解釋選殼的現象。

※ 相關著作: Utilization of shell resources by the hermit crabs, Calcinus latens and Calcinus gaimardii, at Kenting, southern Taiwan


碩士論文 履歷 台灣博物學家 寄居蟹資訊網

Copyright © 2005 Hsi-Te S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