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招潮蟹」書本文


作者序

    招潮蟹雖然只是螃蟹裡的一個屬,卻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群小動物。在泥灘地形的海邊,你大概都能夠發現他們的蹤跡,甚至會驚訝於他們數量的龐大。招潮蟹吸引人的地方,不但在於那隻達到演化極端的巨大螯足,其多彩多姿的社會行為更是使人不禁莞爾。克倫 (Jocelyn Crane) 女博士的經典之作「世界的招潮蟹(Fiddler Crabs of the World),令我感動的不僅在於這部鉅著的完整性、廣泛性、影響力,更在於她是一位真正終身奉獻於大自然觀察的博物學家,用其一輩子的歲月把招潮蟹的自然史資料詮釋的淋漓盡致,其敬業程度只能以「鞠躬盡瘁」來形容之。拜讀之餘,深深覺得在今日物質文明充斥的台灣,如果能有學生、研究人員不再汲汲於熱門科技的時髦,能夠多發揮一些昔日博物學者觀察大自然的純真,或許才會發現我們「福爾摩莎」的生物相其實才是值得驕傲的寶庫。因此,我非常願意以這部鉅著的精華為藍本,將招潮蟹介紹給所有熱愛大自然的人士,希望能在脊椎動物博物誌已有建樹之時,無脊椎動物的自然史資料也能迎頭趕上。

    筆者對於甲殼類的認識,起於大一時,跟隨林惠真學姐在彰化大肚溪口的泥灘地觀察白扇招潮的行為生態,無形中,似乎註定了我對甲殼類的終身興趣。大四,東海生物系特有的「學士論文」,強調獨立完成一項研究,我調查了大肚溪口的螃蟹種類,也真正領教了冬天在河口吹海風的滋味。研一時,南台灣的熱帶風情使我強烈的感受到珊瑚礁的魅力,比起蹲坐在薰人的泥巴地裡看螃蟹,浸泡在水下的舒暢是令人難以忘懷的,換來的代價是從短尾類退化成為異尾類,背上還得揹個貝殼,潮間帶的寄居蟹就在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裡,陪我度過二年的碩士生涯。今海洋生物博物館願意提供機會撰寫有關甲殼類方面的叢書,因此我願藉所學向大家介紹螃蟹裡非常特殊的一群 招潮蟹。

    撰寫本書最大的期待,在於引起社會大眾、學生、研究人員對於海洋生物行為生態的認識和了解,進而達到保育的目的,甚至更深一層的研究發現。招潮蟹,是海濱泥灘地螃蟹的代表,在了解它有趣的社會行為之後,日後海濱生物觀察活動,除了「賞鳥」之外,也盼望出現「賞蟹」的項目。

    在這本書裡,我介紹了招潮蟹的分類特徵,以及招潮蟹的動物行為學和行為生態學的一些研究結果,並調查台灣歷史上研究招潮蟹的情形,此外也介紹了台灣產的招潮蟹,把曾經在文獻上記錄過的地方整理繪製;最後,我把研究招潮蟹自然生態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這個部分主要是參考 CraneFiddler Crabs of the World 一書的附錄所寫成的;本書最後附有詳細的索引,可以查詢書中的內容。

    此書得以完成,首先必須感謝海洋生物博物館方力行教授的支持,海洋大學漁業研究所何平合慨允提供許多辛苦拍攝的精美幻燈片,在此深表感激;省立博物館動物組王嘉祥先生為我解答許多疑問並指出文章中的錯誤,林惠真學姊提供碩士時期的幻燈片,台灣大學動物系王慶讓老師協助我收集許多重要的文獻;另外,海生館劉銘欽同學提議撰寫此書,林君寧小姐在行政和排版方面的協助,台大動物系陳俊宏老師的支持,在此均表真摯的謝意。最後,感謝慧娟的協助和鼓勵,並將此書獻給父母和家人。

me.gif (2912 bytes)

 

 

 

         施習德               

                    1994.6.30         

                 

Copyright © 2008 Hsi-Te Shih


回到「招潮蟹」書本文